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协会动态

“科技尖兵”杨恒勇

 2025-08-01   26  来源:

 

标准照_副本.jpg

杨恒勇,1974年6月出生,正高级工程师、正高级经济师,南京理工大学产业教授,扬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现任江苏华能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从事承荷探测电/光缆系列产品创新研发和技术管理二十多年。 

主持研发的江苏省成果转化“7-10km超深井超宽频重载承荷探测电缆研发与产业化”和“深海深地无中继高强光电一体传感电缆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共获得专项资金2400万元。主持开发的“面向智慧油田的超宽频承荷探测电缆研发与产业化”技术,被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评为2020年度“中国好技术”。2024年获江苏机械工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科技创新发明获一等奖1项,2023年度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二等奖1项 ,2022年度、2019年度分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项,2021年获江苏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奖三等奖1项,2018年获扬州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2015年获扬州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2016年高邮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至今在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第一作者7篇。多次在中国石油学会测井技术会议和光学工程学会光纤传感大会上作专题论文报告。参与起草了GB/T 38296-2019《电器设备内部连接线缆》、SY/T 6600-2020《石油天然气钻采设备 承荷探测电缆》、JB/T 3302-2016《承荷探测电缆》、T/CSOE 0002—2023《井中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数据采集规程 》、T/CSOE 0003—2023《井下套管外永置式光缆安装要求 》等多项国家、行业、团体标准。授权专利92件,其中发明专利28件。 

历经风雨、方见彩虹。多年的技术研发工作,杨恒勇带领的公司技术团队获得了一个又一个喜人的成绩,建成江苏省承荷探测电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智慧油田用超深井超宽承荷探测电缆研发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江苏省外国专家工作室。2021年8月,华能公司被国家工信部认定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工作照2_副本.jpg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2014年,在公司董事长的关心支持下,由杨恒勇领导的公司技术团队针对水平井多级泵送桥塞射孔的特点,成功开发出高强度泵送射孔电缆,该电缆通改变电缆的工艺参数,调整铠装钢丝的强度等级,从而达到内外层铠装钢丝强度和扭矩的平衡,消除了电缆在水平井测试过程中产生的高扭矩现象。该电缆目前水平井射孔长度已经达到2160米,井口承受压力达110MPa全国最高记录,极数180级,累计下井100多井次。综合性能指标超越进口产品,国内更是独树一帜。客户反映是目前最适合水平井多级泵送桥塞射孔作业的一款电缆。中石化工程公司在网站上公开报道,为华能公司在这一细分市场上独占鳌头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 

2016年以来, 油气勘探开发进入了光纤传感时代。华能公司作为全国生产承荷探测电缆的龙头企业,紧随时代步伐。与国内多所科研院所合作开发出具自主知识产权 “分布式光纤传感承荷探测电缆”系列产品,为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在油气勘探领域的应用,促进智能完井、数字油田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3年,中国石油深地科塔1井开钻,解决了超深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卡脖子”技术难题,杨恒勇带领研发团队两赴新疆,深入塔克拉玛干沙漠井场,克服严寒、大雪堵路等重重困难,收集一线最准确的信息资料,全力攻关13000米特深井用超高超测井电缆,该产品于2025年2月创造了全球电缆成像测井“最深(10910米) ”记录,在助力地质资料取全、油气发现和科学探索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地塔科1井突破万米大关标志着继深空、深海探索大自然的壮举之后,中国在深地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垂直井深突破地下万米在中国尚属首次。作为世界陆上第二、亚洲第一垂深井,该井在深地科学研究和超深层油气勘探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

杨恒勇.png

杨恒勇1.png

上一篇:“科技尖兵”张洪亮
下一篇:“科技尖兵”储旭超
联系电话:15952529305
协会邮箱:cwiajzfx@163.com
注册地址:南京市江宁区金鑫东路1号2栋
通讯地址:扬州市广陵区信息产业基地21A802
会员服务
版权所有:江苏省电线电缆行业协会  苏ICP备2022028861号